编者按:“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分离与告别,已经成为每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而对于需要离开家乡求学的大工学子,离别更是常事。每每告别,是否都会暗自神伤,却又偷偷下定决心要长风破浪?然而,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有牵挂的人是充实的。挥手别离,他们在学海书山奋斗的身影渐行渐远;回首珍重,他们较离乡的自己更加从容自信。让我们倾听离乡求学的游子,对那片梦里不断出现的,熟悉热土上的人和事的深情告白。
01醉卧梦莹乡土,倾注半世柔情
来自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的谢洪在谈及离别时,最先想到的便是上大学之后与家乡的离别。大连没有江西温和的气候,没有在冬天也可以让人感到暖和的阳光,然而却给了温润的海风。“刚下飞机的时候被风狠狠地一吹,就有点想家了”,谢洪说,“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对家乡这么牵挂。”与家乡的离别也让他更加珍惜假期在家的时光。在寒假时,他多次出门采风,拍了不少家乡特有的景色。
图片为谢洪镜头下的家乡
“想家时会翻出来看看,多少能给在外的自己一点心灵寄托,觉得离家没那么远。”谢洪看着手机里的照片说。
02世界灿烂盛大,我们一起成长“印象中最深的离别,是和最好的朋友没能考上同一所大学,一直朝夕相伴的我们只能暂时分开了。”来自化工学院的王华,和好朋友从初中开始一直在一个班级,到了高中虽然是邻班,但是两个人一直形影不离。
“我们两个对彼此的帮助都挺大的”,王华感慨万千,“我们一开始上的初中是市里不太有名的一所,然后我俩决定相互激励,互相帮助。我的化学好,他的数学和英语好,我们就放学之后一起写作业,给对方答疑解惑、讲学习方法,最后都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图片来自@bibi动物园
读了高中之后,两人也未疏远,而是在压力巨大的高三继续互帮互助。“高三家长心疼我们学习辛苦,会经常买一些水果、蛋糕送到学校。我俩每次都会给对方留一份,晚上回宿舍的时候拿给对方”,回忆起高中时光,王华觉得很温暖。“高三寒假还赶上了疫情,学校不提供住宿了,他家在学校旁边有个小屋,我们两个人就一起住在那个小屋里,和初中一样天天一起上学、放学,那个时候真的很温暖”。谈起未来,王华充满期待,“尽管现在我们相隔很远,每年只有寒暑假可以见面,但是我们计划一起考研到同一所学校。”03只有离开父母,才能理解父母来自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的宋枸对于离别最深的印象便是自己第一次住校时,与家人分别的场景。“那时候是上初中,家人想让我去市里读寄宿制的重点初中,这样会更有希望考个好高中,再考个好大学。”宋枸笑着回忆起这段当时觉得非常“悲惨”的往事。当时仅有11岁的他一个人到陌生城市开始了自己的住校生活。
图片来自于网络“一开始老是想家,中午想得睡不着觉,就用指甲在墙上刻字,一个‘家’是10画,我每天中午刻一画,刻完的时候就是放假前一天了。”宋枸看了看自己的指甲尴尬地笑了笑。第一次放假的时候,家长可以进校接学生,当时母子相见的宋枸发现哭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妈妈。也就是那一次之后,宋枸意识到了,不仅仅是住校的自己在思念家人,在家工作的父母也在无时无刻的思念着离家的孩子。“知道这不是他们无情地抛弃我,而是为我未来着想而迫不得已的分别之后,我的难过就少了很多”,宋枸感慨道,“在那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更加努力了,下定决心不能白吃了这分别的苦,更不能让父母失望。”
人海茫茫,能够相遇实在是幸运。纵使离别时有再多不舍也应该欣然接受,这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结束,而是更好的相遇的开始。
唯愿久别重逢时,一切如故。
请听凌工路2号 | 第五期:雪融春暖,静待花开
DUTers请注意!一病例没戴口罩,距离0.5米被传染!
@DUTers:紧急通知!非必要不离连!